中体西用名词解释

中体西用名词解释

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中体西用的作用和局限

“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1、引进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内容,对传统教育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初步改造,在客观上对封建教育制度解体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打破了儒学一统中国教育的格局,打开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大门,科举的改革、书院的改革、新学制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才有可能。

3、但它只是简单拼凑中学西学,其根本仍在维护中学,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对立面,阻碍维新运动的发展。同时,在这种宗旨的支配下,清末学校仍要在尊孔、读经的笼罩下,无法摆脱封建教育的影响,未涉及中国文化传统和政体的改造。

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又阻碍了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过程。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中体西用名词解释
本文地址:https://www.55xw.net/show-22578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