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杨炯《夜送赵纵》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杨炯《夜送赵纵》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送赵纵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杨炯 原文: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夜送赵纵翻译 译文 赵国的和氏璧价值连城,自古来天底下人人称赞。 今晚上送你......

夜送赵纵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杨炯

原文: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夜送赵纵翻译

译文赵国的和氏璧价值连城,自古来天底下人人称赞。今晚上送你回赵州故乡,空中月明如水洒满前川。

注释赵纵(zòng):杨炯(jiǒng)友人,赵州人。赵氏连城璧(bì):战国时,赵国得到一块叫和氏璧的美玉,秦王知道后,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故称连城璧。此处用赵氏喻指赵纵,连城璧喻指其才华。连城璧:价值很多座城市的宝玉。这里指战国时赵国的和氏璧。旧府(fǔ):赵国的故地,指赵纵的家乡山西。

参考资料:张学文 .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 :重庆出版社 ,1988年11月第1版 :18-19 .

夜送赵纵赏析

《夜送赵纵》是一首送别诗,写得气魄宏大,意境深邃,情韵悠然,别致新颖,很有情致。诗的情意真挚,神韵绰约,极臻妙境。

赵纵是赵地的赵姓人,诗人为他送别,很自然地联想到天下尽人皆知的战国时赵惠文王那块和氏璧的故事。

首句“赵氏连城璧”,是诗人以国之瑰宝和氏璧比喻赵纵的品貌。次句“由来天下传”,借美玉的名传天下,进一步比喻赵纵的名气。他是名声远播四海之内的。诗人用比兴手法,明写和氏璧价值连城,盛名久传,暗比赵纵才华出众,天下闻名,符合地点,符合姓氏,显得非常贴切自然。诗人借助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心意,委婉地称赞朋友,仰慕之情由衷而发。[2] 第三句“送君还旧府”,这本来是平铺直叙,但力托全诗,可举千斤。照应首句寓意深邃,扣住题目中的“送”字,含有“完璧归赵”的意思,让主题立意也就呼之而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一路顺风,平安到达的祝愿。诗人构思巧妙,立意高远,使人折服。从诗意推测,赵纵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大概因仕途失意,辞归故里。在诗人眼中,他是远离尘嚣,冰清玉洁,“完璧归赵”。“送君还旧府”,这近似白话之句确是一个点睛之句,它使前面的喻句有落脚点,后面的景句有依托,能够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内容。诗人对友人的同情、抚慰、称颂、仰慕之情,也都淋漓尽致再现出来。末句“明月满前川”,纯粹地描写景物,暗应题目中的“夜”字,以明月隐喻玉璧,璧如月洁,月如璧明,进一步称颂赵纵。同时,一个“满”字,既描绘了月光普照大地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的满腹别情。诗句交待送别的时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地点在奔流不息的河边。

当朋友张帆远离之后,诗人伫立遥望,但见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空旷孤寞之意袭人。结束语真实地表达出诗人送别故人后的深切感受:惆怅、虚渺。但他又庆幸朋友“完璧归赵”隐退故里,流露出憎恶官场、甚至逃避现实的情绪。

全诗融叙事、写景于一炉,巧用典故,比兴得体,语言明白晓畅,形象鲜明可感,能使读者在细细的品味中获得美的感受。深入浅出,比喻设譬通俗易懂,写景极其自然贴切,“猝然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借情写景,情景交融,蕴藉而不乏深致。

参考资料:张学文 .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 :重庆出版社 ,1988年11月第1版 :18-19 .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唐代杨炯《夜送赵纵》原文、翻译及赏析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唐代杨炯《夜送赵纵》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文章《唐代杨炯《夜送赵纵》原文、翻译及赏析》整理和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与分享传播,文中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请自行甄别真伪!

文章标签: 送别的诗句 杨炯的诗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唐代杨炯《夜送赵纵》原文、翻译及赏析
本文地址:https://www.55xw.net/show-40878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