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高考什么时候实行
吉林高考改革什么时候开始,哪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有哪些?下面是吉林高考改革最新相关政策,欢迎阅读参考。
吉林新高考启动执行时间
时间
启动时间:2018年入学高一新生
实行时间:2021年
高考科目
语、数、外(必考)
政、史、地、物、化、生(六选三)
改革要点:
1、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1.调整高考招生考试科目和分值。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考生高考成绩由国家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国家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单科满分150分,不分文理。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1次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为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学生自主选择3科作为等级性选考科目。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单科满分100分。等级性选考每年组织1次,高中生在校期间只参加1次等级性考试,逐步探索为学生增加等级性考试机会的办法与措施。
2.实行多元录取机制。2018年起,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至多不超过3门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要求以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学生只要1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符合要求即可报考。逐步实行基于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等学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需求、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吉林新高考政策有哪些
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1.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平等入学机会。综合考虑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规模容量、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采用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为义务教育学校划定招生范围(学区),扩大对口直升,实现全省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2.确保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输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就学的同城同等待遇,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关爱和服务体系,确保留守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大力扶持特殊教育,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3.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办法。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多元录取机制,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并不断提高比例,优质学校招生指标向农村和薄弱初中倾斜。实行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制度,特色学校招收特长生制度。逐步将体育等科目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中职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注册入学。三年制中职学校招生录取不划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做好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划,逐步实现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
4.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组织实施面向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落实地方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农村学生计划。加大统筹力度,提高省属重点高校招收优秀农村学生的比例,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5.建立高校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调整高校办学层次结构,压缩本科高校办专科规模、扩大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规模,鼓励民办高校面向省外扩大生源规模。重点对服务我省支柱、优势、特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培养质量高、就业率好的院校(专业)和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院校给予招生计划支持。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和部署,适度提高高职高专招收中职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比例、应用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含技师学院)毕业生比例。根据高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适当调整招生计划,促进高校加快完善办学基本条件,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继续实行两考合一的考试方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毕业的主要标准,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参考。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方法,注重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多元评价,强化评价的真实性、公正性,突出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公示制度。
2.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4个科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由省教育厅制定统一要求,各市(州)和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等级性考试设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等级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2016年年底出台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8年秋季入学新生执行。
3.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2016年年底出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由学校指导学生自我记录与申报,学校建立学生真实、完整和规范的电子评价档案,在全省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服务平台公示。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细化机制,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2018年起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在高校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中试用;2021年起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使用。
4.职业院校实行 “双证书 ”制度。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争取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中职学校实行学校、企业、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的学生成长记录与评价制度。
5.完善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和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试办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考相对分开。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的考试由文化基础课考试和职业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文化基础课由省教育厅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职业技能测试由各高职院校单独命题、自主测试。高职院校招收普通高中学生的考试由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测试两部分组成。文化素质成绩依据“语文、数学、外语 ”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确定,职业适应性测试,由省教育厅统一命题与高职院校自主测试相结合。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7年起通过分类考试录取学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6.完善中职、高职贯通衔接考试招生办法。以艺术、体育、学前教育、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专业为主,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完善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 “三二分段 ”“五年一贯制 ”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探索开展面向初、高中学生的技能性等级测试,发现和鼓励更多的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进入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通道。
7.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改进评卷方式,加强评卷的精细化管理,完善学生成绩报告。高考统考科目继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机制。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落实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严格执行《吉林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方案》(吉招委字〔2015〕1号),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全国性加分项目;取消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和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获得者等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部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照顾政策;认真落实和完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进一步规范保留的加分项目,加强考生资格审核和信息公示,杜绝加分资格造假问题。
2.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15年起自主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行为,公开自主招生办法、招生计划、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保证公平公正。
3.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简章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要事项等方面的作用。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完善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强化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4.改进录取方式。学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按照学生高考成绩和院校志愿,逐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在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实行院校与专业相结合的录取模式,探索平行志愿投档,一档多投,增加高职院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5.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出台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学分积累转换的相关政策,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制度。推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促进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和考试条件。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学校要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为他们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招生考试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
推荐文档
- 11.一本院校名单-甘肃省一本院校名单
- 12.3 2专本连读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学校?附利弊分析
- 13.士官学员戒指;士官佩戴什么章
- 14.农村老师-农村老师和城里老师的区别
- 15.杭州重点大学排名一览表!看21所大学校友会、ESI世界排名
- 16.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
- 17.长沙职业技术学校(长沙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
- 18.愚钝的孝心,写作文愚钝的孝心
- 19.福州职业技术学院_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
- 20.安徽科技学院研究生-安徽科技学院研究生值得读吗
- 21.上海火星时代,上海火星时代教育培训机构怎么样
- 22.人力资源工资一般多少—北京人力资源工资一般多少
- 23.电子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月薪多少
- 24.北京二外,北京二外是一本还是二本
- 25.上海理工大学是几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 26.近视恢复(近视恢复的真实经历)
- 27.石油行业,石油行业证书含金量排名
- 28.南华大学地址—湖南省南华大学地址
- 29.陆良一中_陆良一中2023年高考成绩
- 30.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采用的是哪一种图书分类法
- 31.北宋四大家—北宋四大家书法
- 32.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北斗中学
- 33.大学热门专业排名;南京大学热门专业排名
- 34.浙江大学舟山校区_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和浙江大学关系
- 35.德国工资_德国工资标准
- 36.抗美援朝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日重要讲话
- 37.高职录取分数线预测—职高高考录取线2023
- 38.渝西卫校;永川渝西卫校
- 39.陋室铭练习题-陋室铭专题训练
- 40.2014辽宁、往年辽宁高考理综试卷
- 41.什么是工商管理—工商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 42.回龙观中学,昌平回龙观中学
- 43.流程,2023年流程
- 44.山西吕梁市;山西吕梁市天气
- 45.什么是标准差(什么是标准差系数)
- 46.长春,大学(长春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2023)
- 47.山西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山西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2023文科)
- 48.西南大学研究生_西南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
- 49.中秋节祝福视频_中秋节祝福视频短片2020
- 50.三角函数的公式、高中关于三角函数的公式
- 51.英语4级成绩—英语4级成绩查询
- 52.湖南高考理综-湖南高考理综考试时间预测
- 53.6级;6级成绩查询
- 54.软件工程师证书,软件工程师证书报考要求
- 55.专业录取分数线预测(专业录取分数线预测是怎么定的)
- 56.读万卷书(读万卷书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
- 57.法律学_法律学多了就渐渐丧失了人性
- 58.杭州美术高考(杭州美术高考培训机构老师月收入多少)
- 59.中国药科大学排名_中国药科大学排名全国
- 60.纽约理工大学、纽约理工大学us,news排名
- 51.高三生寒假应该怎样复习 如何合理安排寒假时间
- 52.聪明绝顶代表什么生肖,精选作答
- 53.高三物理复习的记忆口诀 快速记忆物理知识点的
- 54.职高里的普高班靠谱吗 可以参加高考吗
- 55.2022年吕梁学院学费是多少 各专业收费标准一览
- 56.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排名院校-2022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 57.生物备考攻略:高中生物如何短期内提高
- 58.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地址在哪里
- 59.明确指示,十分清楚,无法理解谁之过是指什么生肖(明确指示,十分清楚,无法理解谁之过)打一个生肖动物(解密诗词)
- 60.青海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 61.2022年1月福建高中学考成绩公布
- 62.首钢工学院地址在哪里
- 63.应用物理学专业属于什么学科
- 64.2022传播学专业大学排名 最好的大学有哪些
- 6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公式 计算方法技巧有哪些
- 66.哪些人不适合报考公务员 你适合报考公务员吗
- 67.民办大学文凭有用吗 国家承认民办学历吗
- 68.往年-2022上海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 69.核工程与核技术是冷门专业吗
- 70.学美术以后能从事什么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