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介绍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以运动与健康相结合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石,该专业突出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体现了体育和医学相结合的特点;一些高校每学期会支出一部分经费培养学生们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本专业在体育类中具有很大的专业优势。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体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必选)、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训练(必选)、应用数理基础(必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电生理技术 (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方向必选)、运动创伤及检测方法(运动医学方向)、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方向)、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等。
招生要求(一)按报考我院的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确定专业。
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满足某专业计划,则本专业不再录取第二、三专业志愿考生;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不满足某专业计划,则录取第二专业志愿考生,依此类推。
(二)志愿间不采用分数级差,无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
(三)在第一、二志愿等顺序志愿均不能满足招生计划时,可从服从调剂的考生中进行调剂,对未报我院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不予录取。
(四)在确定录取资格时,考生的各种加分、降分情况均计入总分,无单科成绩要求。
(五)录取结果的公布渠道:招办咨询电话、学院招生信息网、录取通知书等。
培养目标1.掌握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方向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学生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所属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为教学、训练、健身等实际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小知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设有体育保健康复方向和运动生物学监控及应用两个方向。 1)体育保健康复方向,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毕业生可在各类医疗康复机构、社会保健部门、社会体育组织、团体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体育健身及运动休闲场所等从事健康科学和康复体育相关的指导、服务等工作。2)运动生物学监控及应用方向,研究提高运动机能潜力、生物力学技术分析、对训练进行生理、生化监控等的理论与方法。毕业生可在专业运动队、运动俱乐部担任体能教练或科研教练等工作,亦可在体育科研机构、体育院系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