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

化学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这门科目,下面总结了初三上册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化学反应规律

1、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②碱+酸→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化学的基本概念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P等。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CO2、 KClO3、SO2等。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6、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7、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8、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9、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2)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1)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2)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化学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地址:https://www.55xw.net/show-20130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